2015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试题试卷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答案

时间:2017-06-12 18:04:06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5 小学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 B【解析】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对儿童的教育要因材施教。
2. A【解析】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他认为“庶”与“富”是前提,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3. B【解析】教师劳动的延续性表明,教师的教育效果不仅对学生当前有影响,而且影响学生的一生。
4. A【解析】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在小学生品德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5. A【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 C【解析】手指受伤应先冷敷。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周围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动渗出。
7. D【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叙事研究法的内涵。
8. A【解析】在维果茨基看来,教学的可能性由学生的近发展区决定,“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9. C【解析】归属与爱的需要,也称社交需要,是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它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保持友谊、被团体接纳等。
10. C【解析】优良的性格特征往往能够补偿能力的某种缺陷,“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就是说性格对能力的补偿作用。
11. B【解析】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12. D【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具体问题,但须依赖于实物和直观形象的支持才能进行逻辑推理和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不能够进行纯符号运算。
13. A【解析】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新课程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修课程。
14. C【解析】题干中的老师不断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设疑,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属于悬念导入。
15. A【解析】略。
16. D【解析】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实习作业法的内涵。
17. D【解析】题干中的曹老师通过介绍祖冲之的卓越贡献,让同学们感到自豪,显示了曹老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思想教育,遵循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18. B【解析】教学与教育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19. A【解析】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0. B【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合作学习的内涵。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21. (1)复习时机要得当。①及时复习;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③间隔复习;④循环复习。
(2)复习方法要合理。①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②复习方法多样化;③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④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3)复习次数要适宜。要掌握复习的量:①复习内容的数量要适当;②提倡适当的过度学习。
(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
(5)注意用脑卫生。
22. (1)文化观念影响教育观念;(2)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3)文化发展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4)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5)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6)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3. (1)要实事求是,抓主要问题,评定要准确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表现和发展趋向;(2)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并适当指出他们的不足;(3)评语要简明、具体、贴切,严防用词不当伤害学生的情感。
三、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24. (1)沈老师的处理方式很恰当。
①沈老师运用了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沈老师发现黑板上有一副嘲弄他的漫画时并没有生气,而是因势利导,是具有教育机智的表现。
②沈老师做到了长善救失。虽然是学生对他的嘲弄,但是沈老师还是能看到学生的特长,并进行了赞扬,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③沈老师遵循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他在教学中能够从思想品德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使学生自我感悟,从而向好的方面转变。
④沈老师运用了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如果对学生有期待,并能鼓励指导学生,学生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就。沈老师对画漫画的同学的鼓励和期望,给他带来了进步的动力,后取得了成功。
(2)①沉着冷静面对。这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基础。沉着冷静面对事实,尤其在发生师生冲突时,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教育修养和心理调控能力,要豁达大度,要有极大的忍耐力。
②机智果断应对。要尽可能地平息事端,为当事人平静感情,为思考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拖延时间。还可采取“转移话题,暂避锋芒”“冷处理”等方法。
③公平民主处理。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教师应以事实为依据,依法秉公办事,要有民主意识,不偏袒班干部和优等生,也不以老眼光看人,贬低“差生”。
④善于总结引导。把处理一桩突发事件看成一次了解班级情况、教育引导学生的机会,要允许有“突发事件”的存在。善于从不良事件中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25. (1)①刘老师的评价具有客观性,能让学生感到教师的评价是合理的;②刘老师的评价具有指导性,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努力;③刘老师的评价具有科学性,对学生的评价非常正确合理。
(2)①新课改倡导发展性评价,以被评价者的发展为本,重视被评价者的起点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它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性评价关注评价对象的个体差异,为评价对象确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发挥评价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收集评价对象发展过程中的信息,通过协商和交流达成共识,分析、判断评价对象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②新课程倡导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做出及时、积极的反馈,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③“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内涵如下: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评价内容综合化,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交互作用;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④新课程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即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质性评价的方法则以其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优点受到欢迎,成为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方法。
四、教学设计题(答案要点)
26. (1)教学目标:
①认识本课的2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4个生字,能够运用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③通过学习课文,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诚信是人生的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
(2)问题1: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吗?
【理由:“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是中学段学生阅读训练的重点,教师可根据学生已知内容随机点拨、指导,使“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这项训练落到实处。】
问题2: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为什么难呢?
【理由:抓住这一牵动全文的问题,可省去许多不要的提问,同时使学生的探究阅读有明确的目标导向。】
问题3:“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从这一个“擦”字,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现在咱们反过来想一想,在擦去K字的时候,父亲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呢?他的心里又想些什么呢?我们来试着写一写。
【理由:抓住文段的空白之处,引导学生想象父亲当时的动作和神态,并迁移练笔,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来表达心理的方法。】
(3)板书:
中彩那天
买彩——中彩——改彩——送彩
我:高兴——闷闷不乐
爸爸:神情严肃
【理由: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突出课文内容的重点和关键,准确地扣住作者的思路。】
27. (1)落实“四基”:
①基础知识:本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获得圆的相关知识,并能够使学生牢固掌握;
②基本技能:学生在观察圆的特点,动手操作画圆的过程中,锻炼观察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③基本思想:学生在探究学习中,通过合情推理,体会抽象归纳的数学思想;
④基本活动经验: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猜测、验证、反思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认识圆,理解并掌握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等对圆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并能借助圆规正确画出圆,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从生活中学到与数学相关的知识,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美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让同学们从图片中找出认识的图形,引导学生发现车轮,花坛和水池等都是圆形的,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的知识——认识圆。
二、观察思考,动手操作
(一)找一找
组织学生找一找身边或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圆的?
(二)画一画
1.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在纸上画出一个圆?
2. 上台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三)折一折
1. 请同学们把自己画出的圆剪下来,对折、打开,再对折、打开,依次重复几次,发现有什么变化,能得到什么规律?
2. 结合同学们的发现,教师讲解圆心、直径、半径等概念。
3. 用彩笔画出下列圆的半径和直径。
       
三、教师演示,学生练习
1.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如何用圆规快速而准确地画出不同大小的圆:首先将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为半径;其次,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作圆心;后,让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2. 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体会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下想一想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呢?车轴应该装在什么位置?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